邓云乡墨宝留平追记 |
|
作者:汪志伟 |
2008-05-20 11:12:15 |
|
2007 总第85期 |
|
|
一九九二年八月,平湖市红学会邀请各方代表在平湖召开了江浙沪红学联谊会。八月二十二日,红学家邓云乡穿着花衬衫、风尘仆仆地从春申赶到平湖。我和红学会同仁从西站接他下车至下榻处。当时,平湖市委书记朱干生在开幕式上赞誉他是“满腹诗文,一手好字”。这是他第二次会晤邓老,第一次还是在海盐任上时,电视剧《红楼梦》剧组去海盐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“绮园”拍摄外景,作为民俗顾问的邓老也随同前往,朱干生就结识了邓老。多年未见,使他倍感亲切,热情地把邓云乡先生一一介绍给全体与会者。 就在第二天的下午,作为书法家的邓老就在静谧、凉快的供销大厦五楼客房里写开了,我和奚汉民、汪知行、曹蕴才、陆薇一起为他供墨侍候,他不知疲倦地“连续作战”,挥毫书写,为市委领导、企业界代表、平湖市红学会书写了一幅又一幅佳作,并盖上了他的名章印,留下了珍贵的墨宝。 我还记得当时书写的情景。当我们为他准备好了笔墨,铺开了宣纸,按平了纸张,平易近人、笑容可掬的邓老靠在床上静思了片刻,就拿起笔来,为我们潇洒地落笔了,他才思敏捷,一下就考虑好许多题词与诗句,笔走龙蛇,一挥而就。 邓老充满感情地给朱书记题写:“别后重逢贤令尹 海天人望金平湖”。接着,给我们红楼梦学会题了四句: 海天来远梦 乍浦望扶桑 艳说红楼事 皕年岁月长 落款前题写:“二百年前红楼梦自乍浦浮海传入日本一九九二年暑中,题应平湖市红楼梦学会属”。 邓老的题词、赠诗内容迥别,诗美各异。既有围绕《红楼梦》而题的“二百年来成一瞬 海天飞处说红楼”,“石头渡海来远梦 舟人指点说扶桑”,也有蕴含诗情画意的“落花无意绪 流水是知音”,“花如解语成多事 石不能言最可人”,还有诗词作品,“客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”。而赠给平湖女词人、才女王善兰先生的则是录他自己著作《红楼梦风俗谭》一书上的《蝶恋花》一词。 邓老人也潇洒,字也潇洒。他的书法龙飞凤舞,浑厚质朴,于清秀中透雄浑,在飘逸处见精神,真是字如其人,是我们小辈所望尘莫及的。 当时,邓老匆匆而来,急急而返,但他美妙的书法却给平湖带来了一束特异的文化光芒,凡是得到题词的人都把他的墨宝作为珍品收藏着,学会还一一摄影下来,作为珍贵的红学史资料保存着。 现在,这位著名的红学家、民族学专家已驾鹤西去,作家止庵早在二○○五年三月二十六日的《文汇报》法撰文纪念他,怀念他,而且其题就为《世间已无邓云乡》。我默默地翻开他留给我的题词: 碧海万里 风月千秋 壬申暑月志伟先生属 邓云乡(印) 不禁感慨唏嘘,不能自己。多可爱的一位红学家,多热情的一个文化人,多洒脱的一位书法家!我又想起了红学先辈周汝昌先生为邓老的著作《红楼识小录》作序中曾说道:“再过一些年,连云乡同志这样富有历史杂学的人也无有了”。不幸言中,真使人泪流双颊。现在,只有以我们的普及红楼文化、奋力创建平湖文化名城来记念邓云乡他老人家了。 愿邓老在天之灵得到慰藉! |
|
【 已有 2567 人浏览 】 |
|
|
|
|
|
|
|